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语文教学工作,我知道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每一课前必须认真备课,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下面,我就谈谈教学四年级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点难点
面对教材,我首先把教材认真地整体诵读,再细细阅读每一单元的文章,明确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然后再钻研每篇课文,确定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也能基本做到得心应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学好语文,从习惯抓起。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始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这个班的学生,有的爱拖欠作业,有的字迹潦草,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我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表扬优秀者(王雨娇、王思洋、王思彤等),耐心说服字迹潦草者(闫思杰、刘长春等),督促其纠正不良书写态度和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认真听讲,学习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也跟上来了。
三、夯实基础知识,引导课后复习
语文就是学语,习文。识字、写字教学不能放松,朗读练习不能少,写作练笔很重要,语文课应扎扎实实、简简单单这才是语文的本色。因此,我在识字、写字教学时,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形象化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境界,并帮助他们掌握写字技巧,对一些容易写错的或者混淆字词做到防患与未燃,如:即与既、燥与躁等。教学生字词,做到讲透,并指导方法。针对班上大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没过关的状况,我反复强调汉字的读音、声母、韵母,还带拼音听写。此外,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精讲精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子曰:“温故而知新。”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课堂笔记作一番整理,在温习与梳理中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较好地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关爱学生,赏识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同时你上的课他也会喜欢。于是我不但从学习上关心学生,还从生活上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都是你心中的乖孩子,对一些调皮的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对自卑的学生,鼓励与赏识会让他们树立信心,走向成功,对屡犯错误的学生,聪明的惩罚会在鞭策中让他们战胜自己,找到自我。恰当的惩罚是必要的。在激励教育,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要赏识每一个学生,而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良习惯不能听之任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改革也不可能一夜就能完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时,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定,也不要被一时的困惑所击退,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到美好的未来,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2
学生都怕写作文,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掌握习作的方法。这个单元的课文全是说明文,要写的习作也带有说明文的性质,学生更感到无从下笔。因此,相对于课文内容而言,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课文教学中解决如何指导学生写说明文的问题,即“授生以渔”,教给他们说明文的一般结构和写作方法。《蝙蝠和雷达》就是一篇兼具了文学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说明文,十分适合作为范文让学生仿写。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着重进行的是写作方法的分析和指导。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很快就能找出写的是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然后我让学生分别找出写蝙蝠和雷达的段落,学生发现写蝙蝠的是3—7自然段,写雷达的是第8自然段,这时我抛出几个问题:“第1、2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呢?既然第1、2自然段写的既不是蝙蝠又不是雷达,可不可以不要呢?为什么?”引导进行逐段分析之后学生发现,第1自然段写飞机夜航,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疑问,在此渗透“开头设疑”的写作方法;第2自然段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回忆设问句和过渡段的用法。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三次试验的部分,但我并没花太多时间在试验的内容上,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了解了试验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即可。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重点研读第4、5自然段:“作者是怎么写这三次试验的?为什么用第4自然段写第一次试验,而后两次试验合在第5自然段中写?关于试验作者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不写试验的时间、地点、试验人等等?”让学生明白:写作要详略得当,与文章中心有关的关键性内容要详写,其它无关内容则可以略写甚至不写。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之后,我让他们模仿《蝙蝠和雷达》写一写《蛙眼和电子蛙眼》,学生们都能够按照以上的结构和要求行文,内容比较充实,这次授生以渔的尝试获得了成功。
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3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绝于耳。课文的重点:一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很勇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针对课文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重点展开教学。
一、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我首先让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说说你对小夜莺有哪些了解?回顾课文内容,学生也能畅所欲言,达到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在教学中,学生对小夜莺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因此在谈了解的时候,都能抓住小夜莺的精神品质进行阐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默读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划出课文中描写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读一读,和同桌讨论讨论。最后抓住夜莺的歌声这条主线,统领全文,点明主题,深化感情。这里由于我没有交代清楚要求,因此学生画句子的时候有点犹豫不决,不够坚定。因此花了很多时间,影响了课堂的其他环节。
二、以读促悟,深究感悟
课一开始,我就直奔本课的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描写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一条主线,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4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教师恰到好处点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时间分配拿捏到位,课堂教学有效且高效等等。当我们的课堂用条条杠杠去维系,用分分秒秒去评价时,“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否就显得无从说起了呢?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些标准,但总觉得对于语文课堂来讲,“有效”如何来定位?如何来表述?应该有关乎于心灵深处的东西。因为“课堂教学,不仅应该是有效率的,也应该是有灵魂的。”
今天在阶梯教室聆听肖川教授的讲座时,“真诚”、“深刻”、“丰富”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闪烁着光亮跃入了眼帘。没有深奥的专业术语,没有高屋建瓴的阐述,一改犀利的笔锋,肖川教授用平和的言语,细腻地点评着闫学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跟随着这篇文章字字句句的铺陈,我享受着一堂好课的魅力。
“真诚”,一个富有温度的词语。我想,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都是肺腑之言,而不是虚假的“真话”。学生不会为了迎合教师的意愿,说谁都会说的套话,说违背心意的话,说所谓的.标准答案,说不会节外生枝的话,而是以一个拥有知识与经验,拥有自身信念、价值观、兴趣与需要的生命主体站在文本面前,建构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精神乐园。教师不是课堂“外在的专制者”,命令、提醒、暗示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参的解读,进行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扼杀学生主体生命感悟的教学,而是作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设计具有张力的问题,在开放的情境中与学生交流阅读文本的“非常细腻的个性化的真诚的理解”。这些对话“都像是从你内心世界里流溢出来的”,如花开花落,似云卷云舒,一切都因心灵正在舒展。
“深刻”,一个关照心灵的词语。我想,“深刻”的东西往往会令学生记忆犹新。它不一定是一个启示,一段深情,一则真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它有可能是“思维的警觉”,“理智的挑战”,“认知的冲突”,情感的矛盾,甚至是价值观的颠覆,肖川教授认为只要能唤起学生“惊异感与想象力”的,就体现了教学的“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有多少是“深刻”的?的确,思维价值不高的问题,欠缺智慧的点拨,深度不够的结语,无关痛痒的拓展,“深刻”少了根植的土壤。由于积累得不多,研读得不深,思考得不透,四十分钟变单薄了,肤浅了,偏颇了。在埋怨学生发言不够精彩,课堂氛围缺少灵动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要反问一下自己:我的教学主题贴近学生吗?我的教学设计触动学生了吗?我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了吗?
“丰富”,一个感觉充实的词语。我想,至于课堂上的“丰富”,不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多,更在于形式上的多彩,精神上的博大,“让学生的心灵荡漾其中”。
让我们一起来做幸福教师吧!
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5
本课是两篇阅读短文,而且是科普性的小短文。告诉我们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我们要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文本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既有大标题,又有小标题。内容短小且充满情趣,举例说明,形象生动。因此在教学上无需老师大量着手于对文本的理解上,就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为立足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已的阅读方法,结合作业,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合作业。老师在本课所关注的应该是课外延伸,让学生从合作中了解到人与自然的相关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信息,处理难题,经过本人的教学思维,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为此,本人有如下反思:
一、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阅读课文,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利的素材,往往这类课文一般不列入考核范围之类,因此,老师只须指导学生怎样学习语文,以利于发挥教学的一种创造性。只要在按课文要求基本功训练的重点作些适当调整,提出有步骤的自学要求。也就是学生自己阅读,老师只作适当检查。比如:《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我们要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在学习这篇短文时,还是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大自然不愧是人类的老师,它警示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很多地方都受到了一些自然灾害,洪水淹没田地,冲毁房屋,环境污染等自然灾害,这些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无止的砍划,采掘、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环境污染直接坑害到人们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才是生活的质量。本短文就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人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促进了人类科技的进步,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这位“老师”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示,造福人类。在这个环节我安排学生“说、写”“说说”周围环境的变化,大到工业发达,小到学校沟边卫生。
同时提示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文章标题,本课为什么有了课题还有小标题。不用质疑,这是一种特殊的提示,自然界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小标题,从反面告诉人们大自然给予的深刻警示:第二个小标题,从正面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给人类带来了好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又同时体现了主题,服务了主题,紧紧融合在一起,教育我们如何对待大自然,启示鲜明深刻。作为语文老师无论是阅读还是讲读课文,精读课文,必要的语文知识中的特殊符号还是可以作些说明。
二、加强课文读写,同步训练
课文中的两篇短小文章都恰当地使用了过渡句,过渡句就是连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使读者能按照作者的思路读下去,领会文章的主题。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这是什么原因呢?”两处过渡使文章意思连贯不感到生硬。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使用过渡句呢?在这,我举了多例的习作题目。比如:写一人物,要知道自己准备写某人的哪些具体点,我们写作文,不可能“通事”写,也不可能“全例表述”总有重点,要做到详略得当,通常的情况下,一般用过渡句的形式来过渡,提及到文章写作对象的重点。如:“老师虽然性格温柔,但同学们十分地怕她(他)。”“妈妈不但漂亮,而且很乐于助人”“他虽然调皮,但学习成绩不错”等。
也就是首先要知道作文在什么地方需要过渡。如:从一层意思转入到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叙述到议论或由议论到叙述的变换之处。其次要确定过渡的方法。除了自然过渡和特殊过渡外,一般多用于承上启下的段落,句子和关联词语,使作文意思连贯,脉络清楚。例如:小鸟搭的窝不但漂亮,而且坚固”。《赵州桥》一文的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作为过渡句,由赵州桥坚固的特点到美观的特点衔接自然,又紧扣文章中心。采用什么方法过渡,可以灵活掌握,我们在写作文时,恰当地使用过渡,能使文章,文能通意,顺能让读者感到通顺自然。(这个知识点必须实地训练)
三、综合拓展
主以搜集资料为主。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如:从苍蝇,仿制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内气体的成分。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电子蛙眼。
总之,本课的学习比前一课要好点,主要体现在由“牵”到“放”,锻炼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老师的提示与补充在学生深思苦想的程度时出现,这样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