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教学心得

时间:2024-05-13 08:37:17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老师教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1

我任教美术有xx年的时间了,这几年的教学让我感觉美术教学其实是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在传统的模仿性的美术教育和受多方面的模仿习惯的影响,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习惯于模仿性的教学常规,其实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也多是习惯于依赖、仿照、模仿式的工作。缺乏“创造性”,思想不解放,创新才能被严重束缚,是我们多数人普遍的遗憾。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一:我觉得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可以拿当地的风俗,如宜兴的紫沙壶进行教学。

第二: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第三: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第四: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第五: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2

孩子眼中的"秋色"只有直觉和感受。没有了无意识形态的引导,没有了刻意借形联想的流程。

这次,我收起了所有关于美术技巧的暗示和引导,孩子们也能突出自身的需求,在画面里表达自我。

此刻,我们感受为先。

我与孩子们一起放松,一起闭眼,一起试着用心感受过程。

因为把说的机会全给了孩子们,他们的表达充分了,课堂才有了切实的意义。孩子们通过言语说出了对秋的第一印象,说着说着脑海里就自然有了画面,或具象,或抽象,或完整,或零碎......,我们都在内心里切实的相信自己要的就是这个样子。我们选色,我们落笔,我们在纸上自如的留下痕迹,没有为什么。

只有,我就是想这么去画,去做,所有的一切全凭借内心给的答案。我叫它--直觉。

因为孩子们真正的相信了自己,所以,一切都来得很自然。

孩子说:秋很凉。

孩子说:这是我脑海里的秋色。没有真实的见过,但就在脑海里。

孩子说:我看过这样的秋,我留下了。

孩子说:我也不知道如何开始,画着画着就喜欢了,画着画着就有了感觉,我愿意来只抓鱼的喵。

孩子说:秋雨过后有道彩虹。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3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是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突出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初中美术教学以动手能力和美术基本技能传授为主,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介绍为辅的教学内容相比,在教学内容、目的、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我校高中的美术教学工作,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评价机制”等教育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掌握一定美术技能是我始终追求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本学期高中美术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抓好激发兴趣的课堂欣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无疑会给今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让学生参与查询课题资料

要求学生在课前,征求各种意见后成立课题组,根据课题查询资料,收集素材。通过网络,书本等一些课外资源,学生在课前就了解了相关知识。例如,在高中教材《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欣赏》一课前,学生分成不同的剪纸组,年画组,皮影组,风筝组,刺绣组,泥人组。然后根据小课题,学生在网络,书本中查询资料。学生不但查找了各个民间美术的大量图片,还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含义,特色,分布,有的学生还进行了民间美术现状的调查,民间美术在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的调查。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影响学生去发现,喜欢美术。

2、让学生合作评价欣赏作品

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美术欣赏具有主观成分,这些主观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自己对作品的判断改变为推测性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小组,一般5—6人为一个合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上,团队合作,小组合作,利用口头,书面等形式大胆评价欣赏作品。学生用口头或书面形式阐述自己观点,学会了与其它同学合作,交流思想,改变了以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认为什么,但并不知道其它同学想什么的欣赏课。在整堂课上,教师的评价并非是权威和终极的,学生也不再是以孤立的个体出现在课堂上,而是群体中的一员。例如:在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讲到《蒙娜丽莎》,《维纳斯》,《向日葵》等一些高中学生已经了解的作品时,不是象以往欣赏课一样评述作品的美感,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推出每组代表,回答“蒙娜丽莎的笑神秘在什么地方,你觉的美吗?”“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名气大于完整的维纳斯?”“你喜欢凡—高吗?你怎么看待他的代表作成为当今标价最高的画?”等问题。高中学生个体思维和群体的思维是不同的,直至他们找到最佳答案,上台发言。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了。合作使学生们意识到一个团队就象美丽的拼图,缺了谁都不完整。使比较独立的高中生渐渐融入了集体,一个集体的成长渐渐呈现。

3、让学生提议增设欣赏活动

美术欣赏的知识包含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除了教材上的内容,紧跟生活中有意义的美术欣赏题材,也是学生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在每学期高中欣赏课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根据教材内容,增设一些欣赏活动。例如,美术课程《摄影作品赏析》《中国珍贵文物回归路————12兽首创作和艺术价值》《中国知名美院之鲁迅美术学院》等课,寓教于 ……此处隐藏6547个字……过,压抑过。要成为一个老师,除了知识渊博,说话必会需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在众人面前说话我常会紧张,或是声音颤抖,或是说话太快。因此越接近实习,我心里越紧张。到了实习动员大会上,我们院的指导老师的一句话,留给我很深的感受:实习,我们就是去失败的,去成功的。这句话让我释放了许多。

来到实习学校,见到穿着统一白色服装的学生,特别是第一天就听到一句很真挚的“老师好”,我的心里已平稳了许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个身份。也开始了这不同寻常的八个星期的有着双重身份的学习生活。

一、教学体会。

我任教初三级的美术。之前在学校的十节微格教学训练,在这里变得有点微不足道。

1、基础技能课。

第一堂课,我抱着敢死的心态,没有紧张。声音自我感觉也比较响亮,而且教的内容是基础技能课,这样的课堂仿佛有个形去抓,目的非常明确。我结合我的经验和初学者易犯的错误,分步骤去教。同学们的专注的眼神不断地给我动力和勇气,这让我感觉很实在。

但是,一个星期下来有五节的重复课,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课堂反应,活跃或沉闷。这相当考验老师的应变能力。根据课堂上的反应,我也做出相对的改变。一个星期下来我有了一个小总结:

(1)、声调表情是控制课堂气氛的方向盘。

(2)、别想着一节课你说完了就了事,那是完了你的事,别忽略了学生。

(3)、尽早摸索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接受能力,学习美术兴趣等。

(4)、别老在简单的问题上搞太多花样。

(5)学生喜欢实际例子的引导。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以这几点去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多了几分自然,也渐渐加强了随意发挥的能力。而且在改了大量的学生作业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批改作业的作用是如此的大。它让我更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让我有个底。在上课之前,评论分析同学们的作业,可以让课程分阶段性,更加系统性。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2、作品鉴赏课。

可以说鉴赏课是美术教育里面最难以把握的课堂,像水中月,雾里花,你知道她的美,却难以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备课阶段,我尽量想象优美的语句,或搜索大师的一些幽默的小故事来渲染课堂气氛,我把课堂尽量设成我的想像中那样完美。

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才发现以上准备的这些,需要你的语言艺术,你的真正的感受去感染学生。但我的感觉是,我像是把刚发现的新闻报告给观众听一样。我放不开,无论是动作,表情或是语调。每一节课,我的指导老师颜老师都全程跟踪。颜老师意见比较简短,她让我注意与学生互动,像这种课留多点时间让学生去说、还有声调没有控制好,整节课就平了。

我抓住这两个意见,反思。的确,几节课,我都上得比较吃力,想尽量带学生进入那个大师的崇高的艺术境界当中去。却没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就像前面总结的别忽略了学生。

接下来,我尝试让学生去说大师的故事,或是怎么欣赏大师的画。有一个男同学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把达芬奇的画模糊地总结了一下,虽然听起来有点稚气,但着实让我产生了点小佩服,课堂气氛也比较好,那是从他们理解的世界出发,比较容易带动同学。课堂气氛也比较好。我也更加注意了什么时候用什么声调,适当停顿或留个空白,会让课堂更富有节奏感。

几节课下来,我多了点体会和一些思考。

(1、)课堂就像匹野马,需要你的点点积累去慢慢驯服。

(2、)要想去感染学生,你必须要有真实的感受。

(3、)教好美术,需要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你对艺术不断的探索,还有对学生的一份爱心,守护学生的天性并加以引导。

(4、)把你对学生的爱融入到你对艺术的热爱。这样你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上升。

3、手工制作课。

最后的一个星期是手工制作课,主要让同学们制作和设计家具模型因为前面的许多挫折,我很早就为这个课做好准备,我努力回想我在初中时对美术课的期望,和那个时候对房子装扮的一些幻想。搜索了大量而又精美的手工制作,我也事先做好了几个范品。我也想着让音乐融进美术课堂,音乐美术本相通。有些音乐就是有种无形的力量,激发着人的情感。

在真正的课堂上,效果都不错。我把初中时的一些幻想陈述或转为提问放在导入部分。这给课堂起了个很好的展开,在展示样品时,同学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了,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同学们的制作过程当中,我慢慢推放原先准备好的一首节奏轻松的钢琴曲,没有人发问我为什么播放音乐,我也没故意说明。整个课堂情境,轻松流畅。师生能得到较好的交流。上完这个课以后,我发现和同学们的感情更亲切了。一部分同学的作品都不错。看着她们的作品,我仿佛回到了我的中学时代。

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探索的是人类情感的奥秘。在美术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必须注重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尽全力、用爱心唤醒和鼓舞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讲方法、抓契机引导他们用美术语言去表现内心的情感,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够身心和谐地健康成长。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9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构图,了解构图,无论是讲课的时候,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作画的时候,我处处给学生提醒,一定要注意画面的构图。

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来自徐州的周边,学生的差异很大,有的同学在小学根本就没上过美术课。而构图对于学生来讲,似乎是一件抓不着,摸不到的东西,给学生讲起来也不是很好说,教师不好讲,学生不好理解,让学生掌握构图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对于构图理解的你的,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构图,我采取了让学生通过自身感觉去体会。对构图进行打比喻,让学生结合自身去自己体会。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对于学生来讲,是一顿也不少。我把画画构图和吃联系在了一起。我把构图比喻成人的“胃”。我问同学们:“吃饭吃多了,吃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一边摸着肚子一边回答说:“难受,不舒服。”我再问同学们:“吃多了不行,那吃少了呢?”同学们还是一边摸着肚子一边回答说:“难受,不舒服。”我又问同学们:“那怎么样才能不难受?才能舒服呢?”同学们还是摸着肚子回答说:“吃得正好最舒服。”我把“正好——舒服”四个字写在了黑板上。

那同学们画画呢?画画就和吃饭一样。这张画纸就相当于人的胃,吃多了吃少了都会难受,同样的一幅画画大了画小了也会很难受。我在黑板上画了几幅图,让同学们欣赏几幅图,找出它的构图问题。

每次学生画画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学生注意画面构图。学生画完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挑毛病,自己先看看舒服吗?是吃多了?还是没吃饱?还是吃偏了?如果学生画了很多的内容,我就会问学生:今天妈妈做了很多好吃的,有一种情况:你这个也吃,那个也吃,每样都不放过,最后吃到肚子里,觉得哎呀肚子疼,说明了什么?还有一种情况: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一定有你最爱的一样或两样吧!有主有次是吧!

每次、每节课我都这样坚持,相信学生在构图方面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果。

《美术老师教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